1. 帶走“球王”貝利的癌癥,我們該怎么防?

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3-01-04 點擊數: 6412 次

    2022年12月29日,巴西知名運動員、“球王”貝利因結腸癌引發(fā)多器官衰竭,于當天去世,享年82歲。

    早在一年前,貝利就已經在體檢中發(fā)現結腸癌并進行手術切除,但在短短3個月后癌細胞擴散至肺部,只能依靠化療控制病情進展。隨后的一年內,貝利因癌細胞擴散多次入院治療,在距離發(fā)現結腸癌原發(fā)灶僅一年兩個月后,貝利因癌癥引發(fā)的多種并發(fā)癥遺憾離世。

    結直腸在哪里?

   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,腸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,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,也是功能較為重要的一段,人體中的腸包括小腸、大腸、直腸三大類,小腸的主要作用是消化和吸收,大腸的主要作用是濃縮食物殘渣,形成糞便,直腸的主要作用是排出糞便。

    我們的腸有橫結腸、升結腸、降結腸、盲腸、乙狀結腸、直腸等等,常說的結直腸癌主要指的是大腸癌,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,是消化道的常見惡性腫瘤。發(fā)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、乙狀結腸、盲腸、升結腸、降結腸以及橫結腸,近年有向近端(右半結腸)發(fā)展的趨勢。



    結腸癌一發(fā)現就是晚期嗎?

    根據專家介紹,目前大約有1/3的結腸癌患者存在遺傳背景,這是因為結腸癌的發(fā)生與基因突變有較大關系,有比較明確的致病基因,會遺傳給下一代致其患癌,且年輕患者比例更高。比如家族中有1名直系親屬在50歲以前診斷為結腸癌或者高危腺瘤,或者有2名直系親屬患有結腸癌或者高危腺瘤的高危人群。

    除結腸癌家族史外,患有炎癥性腸病 (潰瘍性結腸炎、克羅恩?。┘跋嚓P遺傳性綜合征患者,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(FAP)、 林 奇 綜 合 征 (Lynch syndrome)等也屬于結腸癌高危人群。

    但結直腸癌屬于最能“防”和最好“治”的癌種之一!

    《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》數據,Ⅰ期結直腸癌人群的五年生存率可達90%,且治療“性價比”很高,治療費用較低;Ⅱ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達 72%,Ⅲ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則降至53.8%,Ⅳ期患者的生存率只有10.4%。同時,結直腸癌的前期發(fā)展時間窗很長,從息肉轉變?yōu)槟[瘤再到腺癌通常需要5-10年以上的時間。每隔3-5年檢測一次便可實現有效防治,性價比極高。

    可是為什么大部分患者發(fā)大部分的患者在發(fā)現結直腸癌的時候,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?

    一是腫瘤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,直到中晚期,患者才因出現大便帶血、腹痛、體重減輕等癥狀而前往醫(yī)院求診;二是大多數人既沒有意識到癌癥早篩重要性,對結直腸癌的篩查(胃腸鏡檢查)存在排斥心理,嫌麻煩、怕痛苦、感覺貴,因為猶豫耽誤了最佳的診治時間。

    有了腸息肉是不是就一定會癌變?

    并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癌變!

    腸息肉分很多種類型,包括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錯構瘤息肉、幼年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,其中炎性息肉是不會癌變的,而腺瘤性息肉是癌變率最高的,腺瘤性息肉又可分為管狀腺瘤、絨毛狀腺瘤、絨毛管狀腺瘤,特別是絨毛狀腺瘤,發(fā)生惡變的機會超過90%。

    結直腸癌怎么防?

    結直腸癌的演變過程相對漫長。從正常黏膜發(fā)生—增生性息肉—腺瘤—早期癌—進展癌—廣泛轉移—最終導致病人死亡,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發(fā)病機理和逐步惡化過程,窗口期長達 7-10 年。這為結直腸癌的篩查和治療提供了有利機會。

    針對結直腸癌的發(fā)病特點,專家強調健康飲食尤為重要,比如多食用蔬菜、水果和粗糧等。因為高纖維食物促進排便,減少廢物和毒素對腸壁細胞的傷害,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。

    而加工過的肉制品(熏肉,火腿,香腸等),和在極高溫度下烹制肉類 (油炸,燒烤等) 很可能增加患癌風險。除此之外,吸煙、肥胖、家族史、腸道慢性炎癥等都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。

    關于結直腸癌篩查,腸鏡檢查被人們奉為診斷大腸疾病的黃金標準,是及早發(fā)現結腸癌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手段。近年來,無痛腸鏡和膠囊內鏡的廣泛使用,為不少“畏鏡”的朋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。對于精神特別緊張,或有腹部手術腸粘連,或年齡較小的兒童患者,可以從靜脈中注入少量鎮(zhèn)靜鎮(zhèn)痛藥物,在10多分鐘內完成結腸的無痛檢查,十分安全。另外,膠囊內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它無痛無創(chuàng)無交叉感染,但費用相對較高。



    同時,對于不愿意做腸鏡的患者,可以選擇無創(chuàng)的結直腸癌篩查手段,比如大便隱血實驗、對糞便的檢測,以及常規(guī)體檢中肛門指檢。其中通過肛門指檢,就能發(fā)現約70%的中低位直腸癌。

    簡言之,早檢查早發(fā)現,息肉就只是一枚息肉,最多是早癌;晚了,就是浸潤性癌。無論是預后、治療費用、還是生存質量,兩者都有天壤之別。早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,經濟上負擔非常輕,且治愈率很高。晚期則意味著更高的治療難度,大幅抬升的醫(yī)療成本及較大的死亡率。

    哪些人需要做腸鏡檢查?

    ①40歲以上人群。腸道疾病發(fā)病會隨著年齡的遞增而越來越高,50歲以上人群發(fā)病率達到高峰。

    ②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。高熱量、高蛋白、高鹽、低纖維素的飲食極易誘發(fā)腸道疾病。因此,長期吃肉食、不喜歡吃蔬菜的人也是高危人群。

    ③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。在直系親屬當中,也就是兄弟姐妹或父母有人罹患胃腸道腫瘤,這類人屬于高危人群。

    ④長期吸煙、飲酒的人。研究表明,吸煙者比不吸煙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更高。有腸癌、腸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攝入酒精≧30克,將增加患腸癌的風險。

    ⑤有腸息肉病史及炎癥性腸病史的患者。為防止息肉癌變,有腸息肉的患者應定期進行腸鏡篩查,發(fā)現腸息肉及時治療。

    對于結直腸癌的認識誤區(qū)有哪些?

    誤區(qū)一:結直腸癌和腸炎分不清楚

    現在疾病的發(fā)病率高,一些炎癥或者是輕微的疾病經過治療,都可以讓身體恢復,但是如果患有了癌癥就十分擔心了。比如腸癌,腸癌在開始的時候癥狀不怎么明顯,會被誤診為腸炎,一起來看下腸癌與腸炎癥狀區(qū)別。

    實際上,腸癌與腸炎的區(qū)別還是比較大。腸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,它通常開始得更快,在消炎治療后會很快改善,很少復發(fā)。用藥后沒有明顯的完全改善癥狀,然后逐漸加重。在這種情況下,一般會是腸癌??梢酝ㄟ^做腸鏡檢查來具體地查看。

    誤區(qū)二:便血就是結直腸癌

    無論是痔瘡還是直腸癌,其特點是大便時出血??雌饋硎且粯拥?,但這是有區(qū)別的,現在患痔瘡的人,大便時可能是碰到了痔瘡的傷口,大便上的血通常是鮮紅的,但直腸癌的情況卻不是,血液在排便時與血液混合,便會產生暗紅色或果醬色的血液。

    誤區(qū)三:結直腸癌跟年輕人無關

   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統計數據,我國結直腸癌新發(fā)人數占所有新發(fā)惡性腫瘤的9.9%,青年人直腸癌比例比較高,約占10%-15%。結直腸癌發(fā)病年齡逐有漸年輕化的趨勢?,F在年輕人患腫瘤,尤其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增加,與生活方式有關。高脂肪、低膳食纖維飲食是結直腸癌高發(fā)的重要危險因素。

    誤區(qū)四:高危人群才需要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

    《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(2020,北京)》指出,具有以下風險因素者,可被定義為“高風險人群”:

    (1)一級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;

    (2)本人具有結直腸癌病史;

    (3)本人具有腸道腺瘤病史;

    (4)本人患有8~10 年長期不愈的炎癥性腸??;

    (5)本人糞便潛血試驗陽性。

    若您需要進行腸鏡檢查,請撥打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內鏡室咨詢電話:18876639171。


  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,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,日韩毛片毛片久久不卡精品,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