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如何篩查出會遺傳的大腸癌

    發(fā)布日期:2018-06-20 點擊數(shù): 7102 次

    大腸癌是發(fā)生在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。由于人們生活習慣發(fā)生變化,逐步轉(zhuǎn)變?yōu)楦叩鞍?、高熱量、高脂肪、低纖維飲食的飲食模式,導致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大腸癌的發(fā)病率逐步上升。

    大腸癌的發(fā)生,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,且并沒有特定的發(fā)病因素,難以防范。但是大腸癌如果能早診早治,大多患者會獲得很好的預后生存,甚至治愈。因此,對于特定的人群進行科學的篩查非常關鍵。而腸鏡檢查,取出組織進行活檢,可以說是腸癌篩查的金標準,可是腸鏡檢查難道人人都需要定期進行?什么樣的人群需要進行腸癌篩查?

    對號入座,我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嗎?

    很多人會覺得,何必每年花時間去做大腸癌的篩查,我自己的身體自己還能不清楚?如果有什么癥狀了,當然就會去醫(yī)院做檢查。而這恰恰是包括大腸癌在內(nèi)的很多癌癥的風險早期無癥狀。等發(fā)現(xiàn)便血、腹痛等癥狀時,往往已經(jīng)不是發(fā)病早期。 

    資料證明,將無癥狀的大腸癌高危人群圈出來進行篩查。最終被診斷為大腸癌的人群中,早期大腸癌患者占60%以上。而在臨床工作中,早期患者占比只有10%。由此可見,篩查工作對于大腸癌診治的前移非常重要。但這并不意味著需要全民篩查,甚至全民腸鏡,需要篩查的主要是被出來的大腸癌高危人群。那這個大腸癌高危人群的里,有哪些人呢?大腸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?

    ① 年齡。年齡越大,發(fā)生大腸癌的可能性就越高。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顯示和臨床經(jīng)驗,50歲以上的人群是患上大腸癌的高風險人群。

    ② 腫瘤家族史。腫瘤患者的親屬患上大腸癌的概率大概是其他人群的2~3倍。如果該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腫瘤,其親屬患上腫瘤的風險還要更高。

    ③ 腸道腫瘤史。腸癌的病變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,需要從腺瘤一步步演變?yōu)榘┌Y。如果患者之前長過腺瘤,手術切除之后,沒有復查,腺瘤會復發(fā)甚至演變?yōu)榘┌Y。

    ④ 腸道炎癥。腸道菌群的紊亂導致腸道炎癥,而炎癥的病變又會引起內(nèi)環(huán)境的失調(diào),增加大腸癌的發(fā)病風險。譬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,未來都有患上大腸癌的可能性。

    ⑤ 其他相關癥狀。譬如長期便秘和腹瀉交替的、有便血史的人群,也屬于高危人群,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。

    篩查,三步走揪出大腸癌

    第一步大便隱血檢查,用來檢查糞便中隱匿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等,對于檢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項非常有用的診斷指標。大便隱血是消化道異常的早期預警,當消化道出血量較少時,大便外觀通常無異常改變,肉眼不能辨認。因此,對疑有消化道慢性出血的患者,應進行大便隱血檢查。只要有任何一次大便隱血檢查是陽性的,患者就需進入到下一步腸鏡檢查。

    第二步腸鏡檢查,不少人聞腸鏡色變,其實這是大腸癌篩查工作極為重要的一部分。在腸鏡下,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腸道內(nèi)的病變及出血情況,探測是否有異常組織,如有必要則需取出組織進行病理活檢。

    第三步病理活檢,是息肉還是腫瘤,是良性還是惡性?早期大腸癌患者更是離不開這一金標準的診斷。

    大腸癌的特質(zhì)具有家族聚集性

    大腸癌和遺傳傾向高度相關。一名腫瘤患者,其一級親屬(親生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)患上大腸癌的可能性就是普通人的2~3倍。大腸癌患者中有腫瘤(不單指大腸癌)家族史的患者占到了1/3,而這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遺傳性大腸癌患者,占到大腸癌患者整體的5%左右。遺傳性大腸癌患者天生基因中就有某種弱點,就是我們常說的易感性,易被各種因素影響,產(chǎn)生癌變。

    遺傳性大腸癌的患者主要分為三類:

    ① 家族性腺瘤病?;颊吣c道上多發(fā)腺瘤性息肉,數(shù)量很多,易演變?yōu)榘┌Y。確診后,需要通過手術切除掉長滿息肉的部分腸道。

    而具有家族性腺瘤病家族史的人,10~15歲就可以進行初次篩查,一般來說可參考家族中發(fā)病人群的發(fā)病年齡,并提前5歲進行篩查。對于發(fā)現(xiàn)了家族性腺瘤病的青少年來說,除了很快就會癌變的高危腺瘤,其他腺瘤無需急于進行手術切除??稍诨颊?/span>20歲之后,再考慮手術切除的時機和方式。

    此外,約1/3的家族性腺瘤病患者可能會在胃部生出腺瘤。所以對于具有相應家族史的群體,至少要做1次胃鏡檢查,避免此類風險。如果檢查之后,胃部并未發(fā)現(xiàn)息肉乃至腺瘤,之后就不用專門進行胃鏡檢查,按照非高危人群的方式進行胃部篩查即可。

    ② 林奇綜合征,又叫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,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,主要由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引起。林奇綜合征陽性者患大腸癌、胃癌、子宮內(nèi)膜癌等多種腫瘤的風險較正常人高,其中患大腸癌的風險高達80%,是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大腸癌綜合征。它和家族性腺瘤病不一樣,腸道上的息肉數(shù)量少,不易被發(fā)現(xiàn)。通常是通過醫(yī)生的臨床判斷而成為林奇綜合征的高度懷疑對象,再進一步進行基因檢測。

    林奇綜合征高度懷疑對象一般有兩類,分別是有腫瘤家族史的患者和患上多個腫瘤的年輕患者。由于林奇綜合征的癌變速度很快,如果患者接受不了預防性切除對于生活質(zhì)量帶來的影響,則必須要保持一定質(zhì)量的高頻度檢查,以保證可以及時阻止癌變的發(fā)生進展,至少每年一次腸鏡檢查。

    此外,林奇綜合征還會增加患胃癌、子宮內(nèi)膜癌等多種腫瘤的風險。也要注意這些腫瘤的定期篩查,尤其是和家族史傾向相關聯(lián)的癌癥。也就是說,家族中患有哪種腫瘤多,就要特別注意該種腫瘤的篩查。

    ③ 錯構瘤綜合征,一種以皮膚黏膜表現(xiàn)為主的胃腸腫瘤,但該腫瘤發(fā)病率較低。

    上述3種腫瘤中,家族性腺瘤病的腺瘤就像是“地雷”,年齡越大癌變機會越大,但只要進行相應手術切除“排雷”。而林奇綜合征則有復發(fā)的風險,但總體而言其預后情況相較于同期大腸癌反而更好。

    因為林奇綜合征主要是由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引起的。錯配基因的突變造成很多基因的錯配無法被修復,進而導致更多的基因突變,引起淋巴細胞的聚集。而人體強烈的免疫反應,會帶來更好的預后效果。這可以說是“禍福相依”。

  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,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,日韩毛片毛片久久不卡精品,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